湖州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社会实践研究成果获温州市泽雅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发布者:电子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3-26浏览次数:10

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其时代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湖州这片热土不仅孕育了绿色发展的丰饶果实,还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青年才俊。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州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学生林煊涵及其调研团队脱颖而出,他们以数字技术赋能“两山”理念,在非遗传承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湖州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学生林煊涵及其调研团队所撰写的题为《千年纸艺——泽雅古法造纸文化的现状与大众认知》的调研报告向温州市泽雅镇人民政府呈送。2025年3月7日,该报告获泽雅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不仅是对团队深耕传统文化保护的认可,更彰显了该学院深度融合“两山”理念扎实做好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价值。

科技赋能非遗保护:从“千年纸山”到数字传承

湖州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学生调研团队以“千年纸艺泽雅古法造纸文化调查”为实践主题,深入温州泽雅“活着的纸山生态古村”唐宅村,对话坚守古法造纸50年的非遗传承人潘阿婆,亲身体验浸竹、捣浆、抄纸等传统工序,以影像记录、数据建模等技术手段留存濒危技艺。团队成员表示:“潘阿婆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力量,而电子信息技术的介入,能让这种力量突破时空限制,焕发新生。”

校地协同创新:从调研成果到产业实践

在水碓坑村,团队聚焦“自然+时尚”的乡村振兴模式,调研政府、企业与村民共建的“纸山遗韵”文旅项目,总结出“非遗活化+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路径。

为深化研究成果,团队与温州龙溪艺术馆签订长期指导合作协议,搭建“数字非遗”产学研平台,探索泽雅造纸文化的智慧旅游与数字研学应用。目前,团队正在开发古法造纸技艺数字系统,构建线上文化传播矩阵,相关成果累计获得2项国家级、4项省级荣誉,并撰写专题报告《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温州泽雅景区旅游项目》,被纳入浙江省会展行业协会资料研究库,成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参考范本。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将“两山理念贯穿实践全程:一方面,提出“非遗+绿色产业”模式,推动传统造纸工艺转型以及构建绿色文旅的策划设计;另一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纸山生态,设计低碳文旅路线,助力泽雅实现“绿水青山”与“文化金山”的价值转化。“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手段,让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同频共振。”团队成员表示。

 青年·新担当: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从纸山古村到数字未来,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科技创新的开拓者。”湖州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的学生团队,以“芯青年的新担当,书写了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为传统文化复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他们的实践成果,不仅彰显了电子信息学科与“两山”理念深度融合的实践价值,更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榜样,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展望未来,湖州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将继续秉持“两山”理念,不断探索科技与文化、生态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之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绿色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见证更多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新的光芒,更多绿水青山在生态文明的征程中焕发新的生机。